当前位置: 财声传媒网 -> 新闻

中国发现世界最早铰齿鱼类新属种科学家将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5日 11:59   来源:中新网   关键词:世界,科学   阅读量:10264   
导读: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徐光辉研究团队在云南罗平发现2.44亿年前一种新的铰齿鱼类化石,这项最新发现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铰齿鱼类化石记录之一。徐光辉研究团队以化石发现...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徐光辉研究团队在云南罗平发现2.44亿年前一种新的铰齿鱼类化石,这项最新发现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的铰齿鱼类化石记录之一。

徐光辉研究团队以化石发现地罗平白腊山下玉带湖的渊源为参考,将新发现的铰齿鱼类命名为优美玉带鱼,并将其归入拱鱼目腊山鱼科,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获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

“优美玉带鱼的发现,为了解全骨鱼类的早期演化和铰齿鱼类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徐光辉研究员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结合他之前在云贵地区三叠纪(2.52亿年-2亿年前)地层中发现的王氏富源鱼、罗平强壮鱼等与优美玉带鱼同期的鱼类化石,研究团队将进行综合研究,以更加全面揭示全骨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徐光辉介绍说,铰齿鱼类包括拱鱼目、半椎鱼目和鳞骨鱼目,如今生活在中北美和古巴淡水环境的雀鳝是铰齿鱼类鳞骨鱼目的现生代表,被称为活化石,也为新鳍鱼类(包含全骨鱼类和真骨鱼类)的研究提供出重要信息。新鳍鱼类是辐鳍鱼亚纲最大的演化支系,几乎分布于地球上各种水环境,也是现生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围绕新鳍鱼类的起源和早期辐射这一研究课题,他领导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在云贵交界开展野外工作,获得一批保存完好的新鳍鱼类化石标本,其中,采集于云南罗平中三叠世(2.47亿年-2.37亿年前)安尼期(2.44亿年前)海相地层的4块保存精美的鱼化石,就是新发现的铰齿鱼类新属种优美玉带鱼。这也意味着,现今生活于淡水环境的雀鳝的祖先,2亿多前生活在位于云贵高原的汪洋大海之中。

徐光辉指出,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高的三叠纪海生化石库之一,在研究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生物大绝灭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苏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罗平生物群中发现的拱鱼目鱼类代表了世界上迄今最早的铰齿鱼类化石记录,包括此前发现的格兰德拱鱼和苏氏腊山鱼。苏氏腊山鱼过去曾被归入欧洲中三叠世晚期的圣乔治鱼属,但新的研究表明它与优美玉带鱼及其他拱鱼类关系更为密切。而年代地层学研究表明,欧洲的圣乔治鱼比中国罗平生物群中的拱鱼目腊山鱼科鱼类要晚400万年,分支系统学研究结果则显示圣乔治鱼比拱鱼目具有进步的铰齿鱼类特征。

他认为,近年来,多个拱鱼目属种在云贵地区三叠纪地层中的相继发现表明,铰齿鱼类的早期分异比人们之前想象的要快得多。同时,对罗平生物群丰富的鱼类化石的研究表明,新鳍鱼类在中三叠世安尼期已经开始全面辐射。因此,科研领域后续应该加强同期鱼类化石的综合研究和比较研究,以更多揭示远古时期新鳍鱼类起源、演化规律。(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