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声传媒网 -> 新闻

15分钟“吃”下100公斤垃圾徐汇区虹梅街道巧用神器让餐厨垃圾不出社区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6日 06:45   来源:东方网   关键词:垃圾   阅读量:13544   
导读:图说:“吃”餐厨垃圾的“神器”。袁玮摄记者今天在徐汇区虹梅街道市民环保体验中心看到一个“神器”,100公斤的一箱餐厨垃圾“吃”下去后,15分钟左右,这些湿垃圾就分解出水、油和渣,垃圾减量70%到85%。因为加入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分解出来...

图说:“吃”餐厨垃圾的“神器”。袁玮摄

记者今天在徐汇区虹梅街道市民环保体验中心看到一个“神器”,100公斤的一箱餐厨垃圾“吃”下去后,15分钟左右,这些湿垃圾就分解出水、油和渣,垃圾减量70%到85%。因为加入了一种复合微生物制剂,分解出来的东西不仅没有一丝异味,而且可以再利用做肥料、生物柴油等。记者了解到,虹梅街道为传垃圾分类的传统处置方式“赋能”,用科技手段对餐厨垃圾分解转化,形成收集、处置、再利用的“垃圾分类”闭环机制,做到餐厨垃圾不出社区。

虹梅街道地处漕河泾开发区核心区域,居民人口不到3万,而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开发区园区职工则达到了近30万,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事业单位大型食堂68家,各类餐饮企业300多家,这都是餐厨垃圾的主要来源。根据自身的特点,虹梅街道动员和吸引区域内科技企业,尤其是生态环保科技企业参与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中来。通过去年大调研大走访这一契机,虹梅街道摸清了家底,从“社区+园区”的餐厨垃圾的构成特点出发,布局一套全新的垃圾分类区域系统,利用生物环保科技手段,形成从餐厨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到资源化利等完整的闭环系统,做到源头垃圾减量,餐厨垃圾不出虹梅。

去年虹梅街道首先以惠工新村为试点,开展餐厨垃圾源头分类工作,目前街道已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源头破袋投放垃圾小区18个,居民参与率平均超过85%。街道还对区域内小餐饮企业、园区企业餐厨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闭环管理进行监督。如试点对虹梅路30余家小餐饮企业实行餐厨垃圾分类制度,经过近一个月的实践,该路段已达到处理餐厨垃圾量2吨/天。据了解,目前虹梅街道湿垃圾运送量由原来的2吨/天,增加到4.34吨/天,园区企事业单位湿垃圾运送量由原来的4吨/天,增加到7.5吨/天,全年减量2131吨。

图说:“吃”餐厨垃圾的“神器”。袁玮摄

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告诉记者,街道将分别在开发区园区、居民区、厂区和开放式街区设立4个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点,集中处置餐厨湿垃圾。虹梅街道垃圾分类市民体验中心作为全市的试点,是街道与上海天微科技有限公司联手兴建的。据天微公司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过程中的餐厨垃圾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中成分最为复杂的部分,因其高油、高凝固、高渗透等复杂特性,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更为严重。虹梅社区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及市民环保体验中心,主要是运用生物技术设备,对餐厨垃圾就地堆肥处理,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通过目前较为先进的设备,可以就地产出有机肥,用于社区的园林绿化、农村有机作物肥料等,实现餐厨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这个‘神器’占地面积小,只有三四个平方米,可以做到常温下发酵,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能耗。通过复合微生物制剂分解出的水可以浇灌、养鱼,油可以做肥皂、蜡烛等。垃圾处理中心可以充分满足垃圾生物处理的流程要求,实现社区餐厨垃圾的循环处理和资源的有效再利用。”

蒲亚鹏说,作为市民环保生活方式的体验中心,同时将充分发挥展示、宣教的作用。“垃圾分类之所以能成为‘新时尚’,是因为这一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先进理念,科普就是引领潮流的重要环节。”中心将提供给市民参观的内容包括:厨余垃圾利用现状、厨余垃圾的生物处理方法、肥料的种类和成分、不同肥力土壤的种植对比等,通过实物和加工过程的全透明展示,传达垃圾分类引领新潮流的科学理念。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