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声传媒网 -> 新闻

您还记得70年前住在兴顺街的吴鸿规吗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2日 09:36   来源:和讯网   关键词:   阅读量:9533   
导读:吴菊近照“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一首《回乡偶书》,道出了那些远离故土的人们重返家乡的酸楚,也道出了远在台湾省台南市的吴菊对沈阳哥哥多年的牵挂。“虽然姥姥生前向我提供的信息不多,但我仍想为她尽力一试。”近日,来自台湾省的淑端...

吴菊近照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一首《回乡偶书》,道出了那些远离故土的人们重返家乡的酸楚,也道出了远在台湾省台南市的吴菊对沈阳哥哥多年的牵挂。“虽然姥姥生前向我提供的信息不多,但我仍想为她尽力一试。”近日,来自台湾省的淑端何女士发来寻亲求助,她希望能帮自己的母亲找到失散半个多世纪的哥哥吴鸿规。

为此,本报“沈晚寻人”栏目联手“今日头条寻人”,通过与台湾一家媒体合作的两岸寻亲项目,全力帮淑端何一家人达成愿望。3月14日,淑端何女士向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详细讲述了相关情况。

哥哥失联70年,至今仍下落不明

“帮母亲找到在大陆的哥哥或其后人,既是寻亲,也是寻根!”她告诉本报记者,母亲叫吴菊,如今已是耄耋老人,在台湾三世同堂,但是在她心目中却有个超过半个世纪的遗憾:哥哥失联70年。

1949年,吴菊的哥哥吴鸿规从沈阳寄往台湾最后一封家书,从此杳无音信。“大哥如今若在世已有92岁高龄。我已经82岁了,只想知道哥哥是生是死,想了解哥哥的后代过得好不好。”吴菊说到这里,哽咽了。

兄长从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见

吴菊的家在台湾台南,父亲吴大松和母亲吴杨姜共生养六女一男。吴鸿规排行长子,吴菊则排行老幺。吴大松1935年从台湾到沈阳求学工作;4年后,即1939年,迫于生计,年仅12岁的吴家长子吴鸿规独自从台南北上,到沈阳投靠父亲谋生。

吴家父子俩每年至少会往台湾寄一封家书报平安,并附上一枚金戒指和一件大衣。然而在1947年,父亲吴大松因患肺结核病经救治无效,在沈阳一家医院病逝。

哥哥音信全无,妈妈死不瞑目

吴鸿规将噩耗传回台湾,并在沈阳处理父亲的后事,当时他已在沈阳成家,跟着岳父学习中医,先后在奉天医院和博爱医院工作。

1949年,吴鸿规往台湾寄了最后一封家书,倾诉对母亲和妹妹们的思念之情,从此失去联系。

此前,每每听闻村里有人从东北返台,吴杨姜都会上前打听儿子吴鸿规的消息,从第一批问到最后一批……

千方百计要寻找,告慰亲人在天之灵

当意识到儿子返台无望,吴杨姜于1949年12月19日抑郁成疾病逝,临终前唯一的心愿,就是找到儿子吴鸿规。

“爸爸去世后,大哥是母亲唯一的寄托。”想起家中的心酸往事,吴菊忍不住哽咽,“哥哥音信全无,母亲死不瞑目。她生前交代我们六姐妹无论如何都要找到大哥,活要见人,就算死也要知道人葬在哪里。”

失去了双亲和大哥,对台湾吴家六姐妹来说是巨大的悲痛,生活如同雪上加霜,排行最小的吴菊更是从11岁就在亲戚家帮忙带小孩、做家务,才得以混口饭吃。

等到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后,吴菊曾多次寻找在沈阳的哥哥未果。如今,六姐妹只剩82岁的吴菊一人在世,“人海茫茫,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我还是不想放弃,如果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大哥的下落,我会第一时间到母亲坟前告慰她的在天之灵。”她说。

现在,本报将吴鸿规的信息整理如下,如果你能提供更多有关吴鸿规或其沈阳亲人的线索,可以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24-96009-1联系我们。

姓名:吴鸿规

生日:1927年2月24日

原籍:台湾台南县(现台南市)将军乡昌平村

失联时间和地点:曾住在沈阳铁西区兴顺街一段,于1949年失联

亲属信息:父亲吴大松(1947年病故于沈阳),母亲吴杨姜(1949年逝世于台湾)。据了解,吴鸿规失联前已在铁西区成家,与妻子生有5个儿子。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唐葵阳 文并翻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全文结束~

分享到微信